一年前,正当中日关系趋于冰点的一个夜晚。在惠比寿车站附近的一家中国餐厅,我结识了几个比自己还年轻的日本青年。他们都会说几句中文,也都在从事与中国相关的工作。在交谈之中,我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故国,抱着深深的敬意和热情。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,却都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命运,与在华夏广袤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,紧紧地连在了一起。他们挚爱自己的工作,时刻关注着中国的发展与变化,真诚地渴盼着中日两国世代的友好。
  由于部分华文媒体的误导,长期以来大多数华人印象里的日本年轻的一代,要么是穿着厚厚的高底鞋,把嘴唇染成灰白色的只知化妆品牌的“援交”女生,要么就是终日沉迷于游戏房、抱着厚厚的漫画书、无所事事的“颓废”男孩。曾经在一本中国相当有影响力的杂志上,读到断言东瀛下一代会是“垮掉的一代”的文章。
  眼前的这群活生生的日本年轻人,给了我一股无名的震撼。原来那种道听途说,断章取义的说教是多么地肤浅苍白和微不足道啊。从那天晚上起,一个小小的心愿开始萌芽,要让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也知道,在扶桑,其实有许多和你们一样拥有“华夏情怀”的日本青年,在奋发有为地学习、工作、生活着……
 汤田美代子(Yuda Miyoko)

NHK国际广播电台 华语班 编导
《波短情长》节目主持人
华语节目网上收听http://www.nhk.or.jp/nhkworld/chinese/index.html
(按下载免费的Realplayer,便可自由收听)
   “世间的万事,可谓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。乍看上去是不幸之事,后来却发现是上苍刻意的安排,有时真会有这样的感觉哦。”热情开朗的汤田对记者说。
  开始关心中国,还是在高中生的时候。当时,热心收听的北京广播电台(短波)的汉诗朗读,深深地吸引了她。“要是自己也能说这么悦耳动听的话……”高中毕业后,汤田毅然奔赴中国留学。
  回国后,1994年进入NHK。期待着能够从事制作向日本介绍中国的节目,却被分配到报道节目部门,开始了终日的奔忙。2005年,在担任NHK的清晨节目《早安日本》时终因劳累交加而住院。为了早日恢复健康,不得不离开了紧张繁忙的电视制作现场。

  现在汤田在NHK国际广播电台工作,这是一个用中文对海外进行广播的部门。汤田在这里,担任负责答复听众来信的《波短情长》节目的编导兼主持人。高中时代,因短波广播而邂逅了中国的她,现在面向中国传送着信息与心声,真有一种返回了原点的不可思议的感觉。
  仅仅19分钟的节目,每次都展示着不同侧面的日本。既有对原首相村山富市的专访,又有对高中生的电话采访。既有中日关系的评论,又有日本受欢迎的歌曲的唱法讲座。充分考虑到听众的多数是高中生这样一个因素,对内容进行软硬交织的采编制作(《波短情长》节目,除广播之外,也可以在网上进行收听。3月25日下午1点半为止,播出《品味大江健三郎的随笔作品》。从25日下午1点半开始到4月1日为止,将播放《用日语演唱中村中的朋友之诗》)。通过电波,将“日本”播种进中国年轻一代的心田。
  愿汤田12年间的日本各地采访经验在《波短情长》中结出硕果。 村上充(Murakami Makoto)

株式会社ALC J-Life编辑部 总编
《J-life》电子版http://jlife.alc.co.jp/magazine/index.html
  拥有翩翩学者风度的村上,在日本著名的语学、教育出版社ALC所发行的一份面向在日留学生的,图文并茂的免费杂志《J-life》担任总编。由于村上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,现在这份以“多文化共生社会”为目标的杂志,不仅每月在全日本的日语学校、大学、国际交流团体、书店等处极受留学生们的欢迎,在海外也拥有29个国家的发送点,发行量达8万册以上。
  《J-life》杂志的读者,半数以上是来日的中国大陆、台湾、香港地区的留学生,还有北京、上海、大连、台北等地的日语爱好者,为增强与读者的沟通,村上不仅开始学习中文,也通过阅读《三国演义》《水浒传》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,

而用电子邮件与中国朋友们进行交流,已成家常便饭。去年底,上海的读者来东京,村上还专程为其导游了秋叶原。
  为了使印刷的杂志所无法投递到区域的朋友们,也能了解到最新的日本信息,《J-life》专程开设了电子版,而接下去,一个提供给读者朋友进行自由交流的SNS网站,亦即将开放。
  村上当年曾泛舟三峡,饱览过长江的气势磅礴。随着北京奥运、上海世博的举行,中国将愈来愈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。村上心目中所描绘的远景,是未来的某一天,《J-life》将以中文版的形式,在中国编辑、印刷和发行,而他本人,那时说不定会迁居上海,在那里坐镇指挥《J-life》的明天。 荒井启彰(Arai Hiroaki)

某财团法人 职员  
荒井个人网站 http://homepage2.nifty.com/b2/
  
  突如其来的调动,使得荒井在一年前成了东京的某财团法人的,接受中国铁道部门研修生的担当者。学生时代便喜欢旅行,有乘遍JR所有线路的体验,不过对海外,还是白纸一张。出生在神户对附近的中华街虽有些记忆,对中国可谓所知甚少。一切便是从此开始的。调动之后他开始拼命学习中文,虽然会话还有些困难,但现在已可以边翻字典边读懂中文电子邮件了。家里摆满了中国的调味品,在外边用餐时也刻意找中国餐馆。
  荒井所在的财团,每年都要两次招请中国铁道部门的职工,到日本学习铁道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经验。这些研修生回国后,不仅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,更是将耳濡目染的一切转化为促进中日友好的动力。荒井给自己定下的目标,是绝对要在这十多天的研修中,与他们从陌生人变为好朋友。

  为了更多切身地理解中国,荒井每次奔赴中国,都要与他们直接对话,掌握研修生们的需求。此外,通过访问北京、西安、上海等不同风格的城市,在感受到中国历史、文化、铁路的壮阔气派的同时,详细地与日本进行比较。回到日本,荒井以极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了接待中国研究生的策划,每一天的行程,每一课的细节,他都要反复琢磨、再三推敲。为使研修生们多些体验,在都内移动时刻意为他们安排了不同的铁道,乘坐新干线时也都专门安排了不同的车型;此外,为研修生们安排欣赏富有日本特色的风光(如富士山、京都等)使大家拥有共同的价值观;学习之余陪他们进行中国式的“干杯”,还带他们去秋叶原、多庆屋购物等以加深交流。
  日本同行无微不至的关怀,给中国研修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不仅分手时恋恋不舍,回国后还经常通过电子邮件与荒井联系。荒井说,虽然我们不同国度、不同言语,但是作为铁道员的社会责任感是共通的。今后他将继续尽自己的全力,努力做好“迎接中国客人”的工作。 冈本玄介(Okamoto Gensuke)

青年版画家
冈本个人网站 http://www.geno-web.com
冈本个人博客 http://geno-web.jugem.jp  冈本毕业于L.A.C.C(洛杉矶市立大学)的平面设计学科。他的版画生涯,已经有十余年。多次在日本、捷克、美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和在团体展中参展,他的作品曾作为东京地铁所主办的音乐会的海报,在所有的地铁车站展出后,又被制作为地铁磁卡,在东京颇受瞩目。
  冈本与中国的“缘”,最早来自母亲–一个在电视台负责制作过大量与中国有关节目的“中国通”。母亲所亲赴拍摄的敦煌、九寨沟等名胜古迹,曾引起过一个青年无限的遐想。
  三年前,受在上海工作的洛杉矶时代的同学之邀,冈本趁母亲赴中之际一同前往,第一次踏上了母亲曾经踏上过的一衣带水的邻国。中国那充满朝气的发展以及现代美术的兴盛,令他大开眼界。
冈本发现,自己所学的美柔汀技法的美感,和中国传统的美意识十分相似,而现今在中国木版画比铜版画要多得多,铜版画的美柔汀技法更是甚少人知,所以他萌生了把这种技巧在中国宣传的想法,在志同道合的版画家们的共同努力下,这股热情终于成为现实。
  随后的两年间,冈本与他所在的日本美柔汀协会的几位老师一起,带着沉重的铜版画制作机器,去上海的半岛版画工房、天津美术学院、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传授美柔汀技法,并于同期在上海半岛美术馆、天津美术学院以及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办画展,在当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。报纸杂志、广播电视等纷纷前来采访。
  冈本说,今后他还会经常去中国讲学,衷心期待着美柔汀技法在中国大地上开出绚丽多彩的版画艺术之花。
 富坚史生(Togashi Fumio)

独立行政法人 国际交流基金
日中交流中心 职员
富坚个人网《行云流水》
http://wandrian.picot.ne.jp/main.html

  与富坚初次见面的人,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觉。他话不多,显得有些沉默寡言。然而熟悉他的朋友们都知道,这是一个性情温和,却拥有罕见“行动力”的人。
  从2002年11月起到2004年3月末为止,富坚实现了高中时代的“绕世界一周”的夙愿,足迹遍及63个国家。而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,他又花80天达成了“步行台湾一周”的壮举。中国中央电视台以及台湾各种媒体,都曾对这个坚毅的旅人进行过详细的报道。
  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和身心之后,富坚回到日本,在国际交流基金的日中交流中心,从事关照来日留学的中国高中生们的工作。长年的旅程,使富坚真切地感受到了“心心相印”的重要,特别是无数华侨曾经给予一个孤身旅人以无私的帮助,这些都促使他要献出真诚来回报。

  为了寻找、洽谈可以接收中国高中生的学校,给这些离乡的孩子们寻找可靠的寄宿处,从北海道到冲绳,富坚废寝忘食、四处奔波。而当中国学生们渐渐适应了异乡的学习和生活,他又开始为新一批留学生的到来而费心尽力了。出差已经成了家常便饭,可富坚说,累是累点,但看到中国留学生们的笑颜,真是比什么都高兴。
  20年前,少年富坚在“寄给未来”自己的信里写道,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;20年后的今天,青年富坚真的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事业中。他曾历经沧海,故拥有比海洋更为宽阔的胸怀。说不定什么时候,我们又可以在报刊电视上,看到他“走遍全中国”的身影呢。 桥本龙男(Hashimoto Tatsuo)
株式会社Fushan Media Japan 社长
中国语.com http://chugokugo.com/
中国语热烈放送局~Chinese Hot Station!~
http://voiceblog.jp/chs/
共渡快乐汉语时光http://voiceblog.jp/chs-jt/  日本的中文学习爱好者中,恐怕没有人不知道“中国语.com”这个网站的,而“中国语热烈放送局”网站的学中文杂志、书籍、软件的赠礼,“共渡快乐汉语时光”网站的女主持人甜美的嗓音,更拥有无法言喻的魅力。许多日本人说,“我们就是因为这,才学上中文,并喜欢上中国的”。
  这三个人气网站,其实都是同一个日本人策划、构筑和运营的,这个脸上总是带着腼腆微笑的小伙子,名叫桥本。
  原本是软件开发设计师的桥本,曾经为日本的许多大公司开发过学中文的软件。2005年底,为了更加真切地体验中国,他前往上海,在那里生活了半年,返回扶桑时,
他已经是上海浮山媒体公司日本分公司的社长了。根据亲身的经历,他发现,日本的中文学习市场的教材等往往过于枯燥,且相当雷同。为此,桥本果断地另辟蹊径,从“声音”着手,形象生动地进行中文学习方法、材料等的宣传。
  “中国语热烈放送局”请来了中文教材出版社的编辑,或是中日翻译软件的开发设计师,由他们讲述学习的窍门和开发的趣闻;“共渡快乐汉语时光”则通过一边饮茉莉花茶一边娓娓道来的方式,让人沉浸在中国话的韵味和清香里。
  桥本还有一个更惊人的计划——4月,“中国语.com”将变身为一个全日本喜欢中文的日本人共同拥有的SNS社团网站,“以学中文作为关键词,在日益增强的中日文化交流中,争做这个领域的No.1”——有志者事竟成,让我们预祝桥本的宏伟目标早日成为现实。 佐治智(Sazi Akira)
独立行政法人 国际交流基金
日中交流中心 网站策划、构筑、管理者
《心连心》社团网 http://www.chinacenter.jp/
  佐治的文章写得很漂亮,令人几乎无法想象出他在大学时所学的是IT专业,更无法想象他的大学院毕业论文,竟然会提及一部叫做《国歌》的中国电影。“研究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,特别是文化所拥有的力量,是我的兴趣”,佐治自豪地说。
  就因为有良好的IT基础和促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愿望,佐治在国际交流基金的日中交流中心,负责网站的策划、构筑时,就很自然地将这个叫做“心连心”的中文、日文网站,设计成了一个拥有图书馆、电影院、咖啡厅等五花八门交流场所的网上城市。

  在这个网上城市里,中日两国的朋友们可以互相欣赏对方的最新电影(通过电影了解一衣带水的邻邦的日常);可以沿日本地图边走边逛(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);可以通过网上瞬间翻译,读到赴日留学的中国高中生们的日记(他们的生活给普通日本人带来怎样的影响)……这真是一座神奇的城市,它令中日两国的年轻人们忘记时间、跨越国界,真正实现了心与心的交融。
  现在,佐治在运营《心连心》网站的同时,又从网络返回现实,奔波于中日两国之间。4月中旬,成都的“中日交流之窗”即将开放,这是佐治参与策划的,中国内地第一个日本现代文化的传播空间,当地的年轻人们,可以在那里免费读到日本的最新漫画,观赏日本的最新电影,享受日本的最新音乐。
  “让当地的中国人,也能真切地感知到岛国活生生的今日”。 佐治对“中日交流之窗”的明天充满了期待。 江田真由美(Eda Mayumi)

日本贸易振兴机构(JETRO)海外调查部
中国北亚科 职员
JETRO官方网站 http://www.jetro.go.jp/indexj.html  一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“国际商务信息杂志”《JETRO SENSOR》摆在我的面前,一篇题为《中国:化妆品市场外资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激化》的论文吸引了我的视线。这篇署名”江田真由美”的论文有理有据,其论点之精辟令人不由地叹服。
  在JETRO的接待室里,江田始终面带微笑,对记者的提问频频做答,热情之中透露着娴静的魅力。
 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(JETRO)海外调查部的工作,除举办各种与贸易投资有关的会议、活动之外,还招请各行各业的专家、政府要人进行论议,通过对宏观经济等的调查,以最终提供给日本各种企业在海外从事商务活动的信息为目标。江田在这里已经工作了两年多,她一边与在中国各地事务所的驻华人员联系各种业务,

一边从事在北京、上海等地的会议运营以及市场调查工作。
  不久前,江田接待了几位前来出席会议的中国记者,并伴随他们一同走访了日本的历史遗迹和地方名城等,还与中国记者就中日的历史和对日感情等进行了非常坦率的交谈,江田发现,中日媒体对某些敏感问题故作夸张的报道,往往掩盖了事实的本质。“作为一个人,只要加深对话,便可以超越‘中国人’或是‘日本人’的先入为主的偏见,达到心灵上的沟通的”,江田如是说。
  江田说她最大的愿望,就是有一天能够乘青藏铁路,到西藏去看看。正如当年为了解中国各个侧面的详实,而刻意选择了台北留学一样,她希望能够站在世界屋脊俯瞰华夏大地,感受这个历史悠久的大地那强烈的脉动……
  一年来我进行了多次的寻访,接触了无数的老朋友、新面孔。限于篇幅,这次仅仅选取了几位有代表性的日本年轻人,做走马观花式的介绍,期待着您在读后,也能与我一样,对中日两国的未来,对这积极进取的一代,有一个崭新的认识,并倾注以热情与信任。